“四川舰”插旗待海试:全球首艘电磁弹射两栖舰航母级战力
上海沪东造船厂泊位上,一艘悬挂满旗的巨舰静卧江面,甲板上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出征前的战鼓。
7月中旬,舷号31的“四川舰”——这艘全球首型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甲板上悬挂着整齐的满旗,在长江入海口的微风中猎猎作响。满旗对应重大节点:下水、首航、入列。当彩旗挂满甲板,意味着巨舰即将迎来首次海上考验。
自去年12月29日在长兴岛下水至今仅半年余,这艘排水量4万余吨的巨舰已拆除全部施工脚手架,舰岛舷窗安装完毕,雷达设备完成调试。最引人注目的是舰艏处曾覆盖电磁弹射器的百米长工棚,如今导焰板已经升起,显露出尖端装备的真容。
甲板四周的满旗布置是海军重大节点的传统仪式。按照海军规范,满旗通常只出现在三个关键节点:下水仪式、首次海试或交付入列。当“四川舰”的飞行甲板被彩旗覆盖,整个造船厂都明白:海试已进入倒计时。
从技术节点看,新舰下水后需经历从船坞“硬支撑”到海水“软支撑”的应力适应期,舰体结构需要数月时间稳定形变。如今悬挂满旗明确证实:舰体结构已稳定,完全具备抗波测试条件。
与同类型舰艇相比,“四川舰”进展堪称神速。075型两栖攻击舰从下水到海试间隔约一年,而“四川舰”仅用七个多月就达海试节点。更瞩目的是,该舰建造周期仅两年左右:2023年开工,2024年末下水,创下全球同级战舰最快建造纪录。美国“布干维尔”号两栖舰铺设龙骨五年仍未海试的窘境,与“四川舰”的高效推进形成鲜明对比。
“四川舰”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其全球首创的两栖攻击舰电磁弹射系统。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首个在两栖舰上应用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改写了传统两栖作战模式。
该舰采用的中压直流电磁弹射系统,能量利用率达60%,远超美国同类技术约30%。可调功率范围从10兆焦到40兆焦,既能弹射33吨级歼-15T重型战机,也能放飞5吨级无人机,实现轻重机型灵活配置。相比美国“福特级”的中压交流方案,中压直流具备更平稳功率输出、更易并网管理,有效减少弹射过程对舰艇电网的冲击。
传统两栖攻击舰受限于滑跃/垂直起降模式,无法弹射固定翼重型战机。电磁弹射使“四川舰”能根据舰载机参数精细控制弹射力度,系统效率提升40%以上。这意味着登陆作战时,歼-35隐身战机可满挂载弹射起飞,率先夺取制空权,无人机群同步实施电子压制,彻底变革传统“直升机+抢滩”模式。
“四川舰”虽归类为两栖攻击舰,其4万余吨排水量已超越多数轻型航母。直通甲板设计长度达252米,超过传统两栖舰容量。
据军事专家评估,该舰可搭载20余架歼-35隐身舰载机,超过美国“美利坚”级最多20架F-35B的配置。因无人机体型紧凑,还能额外配置多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其30吨级舷内升降机,可满足歼-15、空警600等重载舰载机转运需求,承载能力对标中型航母。
双舰岛布局是另一亮点。前舰岛装备055型驱逐舰同款双波段雷达,负责侦察通信;后舰岛专司航空管制,分工明确。这种设计不仅提升航空作业效率,更具备战术冗余——在战损情况下,任一舰岛均可维持基本指挥功能。
关于“四川舰”的定位,国际防务界存在争论。美媒称其为“闪电航母”,认为其综合作战能力超越传统两栖舰范畴。中国海军则保持既定分类。
核心争议在于航空作业能力上限。保守观点认为,以歼-35为例,需配套隐身机库、专业维护团队及相应空间。而仅配备单条电磁弹射器的“四川舰”,持续出动率有限。
但更多证据显示,该舰设计之初即考虑多元航空战力。其电磁弹射系统挡焰板已升起,表明设备进入调试阶段。舰体前部安装的助降系统,更是舰载机安全回收的关键装置。
“它名义上是两栖舰,但性能超越常规航母,”海军专家表示,“当它能弹射隐身战机和预警机时,本质已是航空作战平台。”该舰可能以攻击-11大型隐身无人机为主力,搭配长航时无人机,形成独特航空体系。
“四川舰”正改变全球海军力量对比。与国际同类舰艇相比,其战斗力已超越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的航空出动效率。最受震动的是美国海军——其“美利坚”级在电磁弹射、Kaiyun航空配置等方面已显落后。
美国海军面临两难:继续建造现型号则战力差距扩大;若中途升级又难以追赶中国速度。美国计划未来30年投入万亿美元扩军,但其造船业深陷成本超支和用工荒,部分项目已滞后三年。
中国海军则进入装备高峰期。2025年将新增战舰总吨位近20万吨,包括2艘055型驱逐舰、4艘052D型驱逐舰及核潜艇等。福建舰完成六次海试,搭载歼-15T和歼-35进行弹射测试;“四川舰”紧随其后,中国海军多航母作战体系初现雏形。
“四川舰”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完善海军作战体系的关键作用。该舰可在三种模式中发挥核心功能:
与075型组成两栖打击群时,“四川舰”凭借先进指挥系统与航空战力,承担旗舰职能,统筹登陆兵力投送与火力支援,推动两栖作战从平面向立体突击跃升。
配属航母战斗群时,其无人机群能拓展编队感知半径,分担作战压力,使航母专注制空权争夺。搭载的空警600预警机,可实现战区级空域管控。
作为独立编队核心,Kaiyun该舰能灵活执行海上维权、灾害救援等任务。电磁弹射支持的多样化舰载机配置,使单舰具备制空、对海打击、预警指挥等综合作战能力。
“未来海战是体系对抗,”军事专家指出,“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是制胜关键。四川舰正是‘智能母舰+分布式杀伤链’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