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专家:076弹射器堪比福建舰;没道理啊这样不如直接造成航母
近期,一则德国专家对中国076型两栖攻击舰的弹射器评价引发了广泛讨论。专家称其性能堪比福建舰,这一评价却让人难以理解。毕竟,如果076型舰的弹射器真有如此卓越的性能,为什么不直接建造一艘航母呢?这一说法背后隐藏的技术考量与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
近年来,中国海军在舰艇设计和建造方面不断展示出强大的雄心,特别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研发引发了广泛关注。该舰被认为是传统两栖攻击舰的升级版,除了具备执行登陆作战的能力外,还有可能具备一定的航空作战能力。传统的两栖攻击舰主要用于运输部队、车辆和直升机,为登陆作战提供支援。而航母则以舰载机作战为主,具有强大的远洋打击能力。076型两栖攻击舰似乎模糊了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尤其是其被传闻配备了电磁弹射器这一创新系统。
电磁弹射器作为一种先进的舰载机起飞技术,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在航母上实现了实际应用。中国的福建舰是首艘配备电磁弹射器的航母,能够发射像歼-15这样的重型舰载机。而076型作为一艘两栖攻击舰,虽然本应更专注于支援地面作战,却传出配备类似福建舰的长电磁弹射器,这一设计引起了国际军事专家的广泛关注。
其中,德国专家鲁普雷希特的评论尤为引人注目。他认为,如果一艘两栖攻击舰配备如此先进的弹射系统,那么它的功能已经接近航母,何不直接建造一艘真正的航母呢?根据公开信息和分析,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飞行甲板长度约为252.3米,宽度为45米,电磁弹射器的长度据说与福建舰相当。福建舰的弹射器能够支持30吨级舰载机的起飞,而传统两栖攻击舰通常只依赖短距起飞或垂直起降的轻型飞机,很少有对弹射器的如此高要求。
鲁普雷希特指出,这种设计存在一些矛盾:如果目标是发射像歼-35这样的重型战机,那么单条弹射器和缺乏斜角甲板的设计将无法满足高效起降的需求;而如果仅是为了发射轻型无人机,短型弹射器完全可以胜任,为什么要追求如此巨大的弹射器呢?
在现代航母设计中,斜角甲板和多条弹射器是提升起降效率的关键。以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其配备了四条弹射器和宽敞的斜角甲板,每小时可以完成数十架次的起降任务。而076型舰艇的舰宽限制了斜角甲板的可行性。如果强行设计,可能会参考英国二战时期的鹰号航母,采用较小角度的甲板。然而,鹰号的弹射器只有46米长,且存在明显的起降干扰问题。如果076型舰的弹射器达到百米级,起飞区与降落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而单条弹射器的设计也无法弥补这一不足。
尽管如此,单条弹射器并非没有前例。例如,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曾在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依靠单条弹射器完成了300架次的起降,证明了其作战潜力。然而,维克兰特号作为一艘航母,其任务较为单一,而076型需要兼顾两栖作战与航空支援,资源分配的复杂性远远超出维克兰特号。鲁普雷希特认为,076型这种“半吊子”设计既未能充分发挥弹射器的优势,又可能占用舰内空间,影响其他作战功能。
鲁普雷希特进一步指出,这种设计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电磁弹射器技术复杂且造价昂贵,建造和维护的成本极高。以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为例,电磁弹射系统的建设费用就高达数亿美元,且需要大量电力支持。福建舰作为航母,其舰体设计和动力系统都围绕电磁弹射器进行优化,虽然成本较高,但用途明确。而076型如果采用类似的技术,建造成本可能接近一艘中型航母的70%至80%。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进一步增加预算,增加第二条弹射器和斜角甲板,直接建造一艘完整的航母呢?
从任务需求来看,传统的两栖攻击舰的核心任务是支援登陆作战,航空能力只是辅助功能。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约为4万吨,可以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机,但不需要弹射器。076型如果追求重型舰载机的能力,显然其定位已偏离了传统的两栖舰,可能会更接近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戴高乐号配备了两条弹射器,满载排水量达到4.5万吨,尽管如此,由于甲板布局受限,航空作战效率并不高。076型采用单条弹射器的设计,在作战灵活性和起降效率上可能无法与戴高乐号相比。
此外,电磁弹射器的维护和操作培训也是一大挑战。电磁弹射器的操作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稳定的电力支持,这对于一艘两栖舰来说,可能会增加额外的负担。而航母则因为其舰体和后勤体系的特性,更适合承载这些需求。鲁普雷希特认为,如果中国海军只是想测试电磁弹射器技术,那么可以直接在福建舰基础上进行改进,为什么要在一艘两栖舰上冒险呢?
尽管如此,076型的设计并非毫无道理。近年来,中国海军强调多功能化与远洋作战能力,两栖攻击舰的角色也在不断拓展。电磁弹射器可能并非专门为重型舰载机设计,而是为了支持新型舰载无人机。近年来,无人机作战逐渐崛起,其重量和航程的要求日益增加。长弹射器的设计有可能支持更大型的无人机,赋予076型远程打击和侦察的能力,Kaiyun入口网址从而弥补传统两栖舰在火力上的不足。
另一种可能是,Kaiyun入口网址076型的设计具有技术验证的意义。电磁弹射器作为尖端技术,中国在福建舰上首次应用后,可能希望通过076型积累更多的经验。这种“试验田”的策略在军工领域并不罕见。美国曾在两栖舰上测试新式武器系统,以降低航母研发的风险。若076型的弹射器成功运行,它的数据将为未来的航母设计提供宝贵参考。
此外,地缘战略也可能推动了这一设计。南海和台海等复杂的地区环境要求中国海军拥有灵活的作战平台。如果076型能够发射重型无人机或轻型战机,它就能够在没有部署航母的情况下增强中国的区域控制力。这种“准航母”角色能够提供一定的威慑力,又不会像航母那样高调,有着更大的隐蔽性。
076型舰艇的作战灵活性显著,其长电磁弹射器能够发射重型无人机,打击范围可能超过500公里,远超传统两栖舰的直升机作战半径。此外,作为试验平台,076型能够验证电磁弹射器在中小型舰艇上的可行性,为未来舰艇设计积累宝贵经验。在特定情况下,076型还可充当轻型航母,弥补航母数量不足的短板,尤其在低烈度冲突中具有潜力。
然而,076型舰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电磁弹射器的建造和维护费用较高,可能占据舰艇总成本的30%以上,进而压缩了其他装备的预算。此外,弹射器及相关设施占用甲板和舰内空间,可能减少部队或车辆的搭载量,削弱两栖作战能力。同时,单条弹射器与缺乏斜角甲板的设计将限制其起降效率,难以胜任高强度的航空作战任务。
鲁普雷希特的评论代表了西方军事界对于076型的一种普遍观点:在追求创新时,中国海军似乎有些过于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