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外媒看山东舰亮相香港:中国用一根筷子就能击败我们

  

外媒看山东舰亮相香港:中国用一根筷子就能击败我们(图1)

  随着山东舰的亮相,舆论对中国航母的讨论再度升温。在国内,许多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而国外尤其是英国媒体的反应,颇为出乎意料地表现出了友好和赞赏。英国的《路透社》便报道了山东舰的火爆程度及其在国际上的受欢迎程度,不禁让人回想起英国媒体曾经对我国航母的反应,尤其是涉及“伊丽莎白号”航母时。

  那时,《每日电讯报》曾公开表达英国要与中国对抗的立场,但有英国网友的回应却一语道破了事情的本质,“中国用根筷子就能打败我们”。这种自嘲的语气,反映了英国民众对其海军实力的真实感受。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法国新闻社(法新社)则采取了较为阴沉的调子,强调山东舰所带来的“压迫感”,一方面看到了中国海军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在暗示这种新兴力量的威胁。

  那时,英国“伊丽莎白号”航母访问日本,标榜的是响应美国的战略需求,维护所谓的“印太地区和平”。这一行动符合英国的一贯外交定位,旨在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然而,英国媒体对此的渲染却显得有些过于夸张,甚至不符合英国自身的军事现实。英国媒体发布的标题中称,“英国海军如何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海上野心”,并且宣称这是英国展示“新决心”的象征,但显然,这一观点没有得到英国民众的认同。

  很多英国人对此反应冷淡,甚至表现出了直接的讽刺。有网友直言:“英国海军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为中国提供靶子练习而已。”还有评论表示,“简直是浪费钱,我们都知道,中国用根筷子就能把我们从大海上抹去。”这些言论无不揭示了英国人对自家海军能力的深刻怀疑,也间接证明了英国海军的衰退。尽管“伊丽莎白号”是英国近代最大的一艘航母(2017年服役),但它并未为英国海军带来预期的信心,相反,英国的海军“拉胯”情况愈发显露无疑。

  要说航母本身,英国“伊丽莎白号”航母的配置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顶尖,但对于英国海军来说,算是比较优良的装备。航母编队中,除了战斗直升机外,搭载的主要战舰包括2艘45型驱逐舰、2艘23型护卫舰和一些补给船。45型驱逐舰本身在雷达和导弹系统等方面都有不小的优势,但由于制造成本问题,原计划建造12艘,最终仅建造了6艘,2013年就停止了建造计划。

  而23型护卫舰则显得有些过时,已经服役了超过20年。媒体早就指出,伊丽莎白号在质量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频繁维修,尤其是与45型驱逐舰一起,长期陷入“老病号”的境地。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英国政府已经为“伊丽莎白号”和“亲王号”航母的建造与维修投入超过200亿美元。尽管同时建造了“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技术水平与前两艘相当,但由于长期高成本运维,英国的航母在实际战力上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事实上,两艘航母的频繁维修,已成为英国海军的长期难题。以“亲王号”为例,2020年就因消防管道破裂而严重浸水,导致配电系统受损。甚至两艘航母有时会出现类似的故障,右舷推进器的问题就导致“亲王号”需要返回港口维修超过一年,这直接影响了其参加北约演习的机会。

  甚至在日常的训练演习中,英国海军也难以避免事故。一次演习中,“女王号”航母的直升机在海上训练时发生了悲剧,一名军人丧生。而在2024年,英国“女王号”航母更是发生了长达5小时的大火,导致船体严重受损。种种迹象表明,英国海军的能力和造船工业正在迅速衰退,尤其是在F-35B坠机事故中,地勤人员的失误被认为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看到英国航母现状的同时,不免让人感叹:“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似乎已经远去。英国海军曾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世界上首艘驱逐舰的发源地,也是水上飞机母舰(现代航母的雏形)的发源地。二战后,英国海军的实力曾名列世界强国之列,但这一切的背后是英国在60年代的军事预算大削减政策。当时,英国工党政府的冷战时期政策直接导致了多个大型国防项目被砍,其中就包括对大型航母的投资。之后,英国海军的航母逐渐转型为轻型航母,性能和规模明显缩水。

  更令人遗憾的是,撒切尔夫人上任后实施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虽然暂时恢复了一些财政收入,却也深刻打击了英国的工业体系。在马岛战争中,英国虽然凭借二战时期的老式装备获胜,但其对手阿根廷的海军技术远不及自己。至今,阿根廷的两艘航母仍是从英国50年代购买的老旧舰艇,直到90年代才退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海军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标志着中国航母时代的到来,尽管它源自苏联的瓦良格号,但中国通过这艘舰学到了大量核心技术,为后续的山东舰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辽宁舰与山东舰之间,中国海军还建造了大量的现代化驱逐舰、登陆舰等装备,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山东舰作为中国完全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其技术水平虽然不及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也没有核动力和电磁弹射技术,但它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发展的务实性。事实上,美国“福特级”航母在服役后也遇到不少技术问题,直到2024年才进入实战部署阶段。

  Kaiyun入口网址

  山东舰服役后,中国的航母数量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航母强国。去年,中国的两艘航母还共同参与了演练,展示了强大的海军作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山东舰和辽宁舰编队先后参与了黄海、东海、南海等多个海域的战术演练,尤其是在南海的双航母编队演练,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航母编队作战能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辽宁舰和山东舰为福建舰的建造奠定了基础。福建舰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中国海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在航母建设上深厚的技术积累。福建舰不仅继承了前两艘航母的成熟动力技术,还引入了电磁弹射系统,在舰内空间和弹射飞机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全球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电磁弹射技术,而中国的电磁弹射系统技术可能比美国的还要先进。

  福建舰的问世不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还代表着中国在航母建造领域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中国的造船业不仅在军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民用领域也持续超越韩国,赢得了多个重要合同。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航母建造能力则愈发衰退,部分原因在于失去了黑海的航母建造基地。

  此外,中国还避免了英国在航母补给舰上的错误。中国的新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舰”已经正式服役,同时,已有8艘2.5万吨级的903A型补给舰投入使用。完善的补给舰体系不仅为航母提供了保障,也为中国海军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保障。

  最终,“三航母时代”所带来的自信与骄傲,正是山东舰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它的亮相,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崛起,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重视与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