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全球首艘电弹准航母“四川舰”将海试美军更害怕的:1年能造1艘

  

全球首艘电弹准航母“四川舰”将海试美军更害怕的:1年能造1艘(图1)

  黄浦江畔,巨舰如城。全球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在沪东中华造船厂插满彩旗,静待首次海试的启航时刻。这艘排水量超4万吨的“准航母”,其吨位已超越多国中型航母,更以独创的电磁弹射系统改写了世界海军装备史——此前,这项尖端技术仅应用于大型航母。Kaiyun

  “四川舰”的甲板下,电磁轨道如蛰伏的巨龙。传统两栖攻击舰依赖直升机或垂直起降战机,而电磁弹射使其能弹射歼-15、空警-600等重型舰载机,瞬间将制空半径拓展至千公里外。军事专家分析,其综合战力远超传统两栖舰,甚至可独立承担中型航母的制海任务。更关键的是,中国工程师成功将原本需核动力支撑的电磁弹射系统整合至常规动力平台,开创了“常规动力+电弹”的全新舰种。

  令美军焦虑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恐怖的量产能力。据沪东中华造船厂消息,“四川舰”同级舰的建造周期已压缩至12个月,意味着中国每年可下水一艘4万吨级电弹准航母。这一速度恰与美军困境形成刺眼对比: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因电磁拦阻装置故障频发,交付时间从2025年7月延至2027年3月,工期延误近两年。五角大楼报告坦言,中国造船厂在模块化建造与供应链整合上的效率,“远超西方军工复合体预期”。

  “四川舰”诞生的同时,东亚海上力量正加速重组。日本以“驱逐舰”之名改造的7艘准航母(出云级、日向级等)已形成三个战斗群,搭载F-35B战机覆盖东海;其最上级护卫舰更以“四个月一艘”的速度下水,舰体预留战斧导弹接口,战时可直接接入美军杀伤链。然而,日本“闪电扩军”仍难抵消中国造船业的规模优势——当沪东厂龙门吊下同时矗立多艘巨舰分段时,横滨船坞的“出云”级改造仍需耗时数年。

  “美军怕的不是一艘‘四川舰’,而是其代表的工业化战争潜力。”海军学者指出,中国选择发展电弹准航母而非盲目对标美式核动力超级航母,Kaiyun是成本与效能的精准平衡。一艘福特级造价130亿美元,而“四川舰”在保持七成战力的同时,造价与建造难度大幅降低。配合福建舰领衔的三航母体系,中国海军正构建“重型航母+电弹准航母”的双层打击梯队。这种策略使美军陷入两难:分散兵力应对“准航母群”,或将主力舰集中于台海直面中国航母战斗群。

  黄浦江的晨雾中,“四川舰”的轮廓逐渐清晰。它的电磁轨道尚未经历海风的淬炼,但船厂塔吊的每一次起降,都已将“一年一艘”的工业宣言,刻进西太平洋的波涛之下。当美国为肯尼迪号的延期焦头烂额时,东方造船厂的焊花,正昼夜不息地锻造新的海权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