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修缮彻底无望中国是时候出手买下了?
据俄罗斯媒体最新报道,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长安德烈·科斯京公开表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已无维修价值,最终决定将是出售或拆解。
这艘曾经承载着苏联海军梦想的庞然大物,如今面临着被彻底抛弃的命运。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或许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艘1985年下水的航母,原本是苏联红海军全球争霸的象征,满载排水量6.75万吨,采用滑跃甲板设计,可搭载40余架舰载机。
2017年进入摩尔曼斯克船坞大修时,先是浮船坞沉没导致甲板被吊车砸出大洞,接着焊接事故引发大火,造成1死12伤。
更要命的是,这艘航母的维修费用像滚雪球一样疯涨到12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海军全年装备采购预算的15%。
俄罗斯海军少将伊戈尔·科罗廖夫就曾从经济上说过他的考虑:“用这笔钱完全可以给护卫舰装上无人作战系统,打造一支全新的舰队。”
如今的库兹涅佐夫号,舰体锈蚀严重,动力系统故障频发,甚至连舰载机起降训练都无法正常进行。
俄媒透露,海军司令部已经决定封存这艘航母,拆除所有可用设备作为其他舰艇的备件,只保留150-200人监控舰体状态。
这个曾经让北约胆寒的“海上堡垒”,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副漂浮在北冰洋的铁锈棺材。
虽然该舰服役超过40年,但作为苏联航母技术的集大成者,其舰体结构、舰载武器系统仍有独特之处。
比如它装备的12枚SS-N-19“花岗岩”反舰导弹,射程超过500公里,采用超音速突防设计,这种“航母带导弹”的独特设计理念,对研究苏联海军战术思想有重要意义。
此外,库兹涅佐夫号的滑跃甲板设计与中国辽宁舰、山东舰同出一源,但俄式甲板弧度更大,舰载机起飞重量限制更严格,这些差异可以为中国优化现有航母设计提供参考。
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台海、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中国海军需要更多训练平台来提升航母编队协同作战能力。
如果将库兹涅佐夫号改造为专用训练舰,不仅可以缓解辽宁舰、山东舰的训练压力,还能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积累数据。
滑跃甲板航母虽然技术落后,但作为训练平台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若这艘航母落入美国或其他国家手中,其搭载的电子设备、雷达系统可能被用于反制中国航母,这对中国海上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估算,要让这艘航母恢复基本作战能力,至少需要投入2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舰载机、雷达系统等关键设备的更新费用。
相比之下,中国自主建造的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舰载机出动效率是库兹涅佐夫号的3倍以上,而建造成本不过60亿美元左右。
库兹涅佐夫号的舰载机系统基于俄式标准设计,与中国现役的歼-15、歼-35战斗机存在接口不兼容问题。
如果要让它搭载中国舰载机,需要对飞行甲板、拦阻索、弹药升降机等关键系统进行全面改造,这相当于重新设计一艘航母。
更麻烦的是,该舰使用的蒸汽轮机技术已经落后,其动力系统的维护成本是中国国产燃气轮机的5倍以上,长期运营或将成为海军预算的一项沉重负担。
近年来,中国民间对军事文化的需求持续升温,上海、天津等地的航母主题公园年客流量均超过百万人次。
库兹涅佐夫号作为苏联海军的标志性舰艇,其历史价值和话题性远超此前引进的基辅号、明斯克号。
如果将其改造为军事博物馆,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的参观需求,还能通过举办国防教育活动提升全民海防意识。
参考美国“中途岛”号航母博物馆的运营模式,库兹涅佐夫号可以设置舰载机体验馆、模拟作战指挥中心等互动项目,门票收入加上周边产品销售,来自民间的经济收益完全能够覆盖改造和维护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种民用化改造不会涉及军事机密泄露问题,也不会对中国海军的战略部署造成影响,堪称两全其美的选择。
从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时,西方国家百般阻挠;自主建造山东舰时,国内技术团队攻克了400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到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中国已经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并跑者”的跨越。
曾经的超级大国,如今连一艘航母都修不起,这背后是工业基础的萎缩、人才队伍的流失和战略决策的失误。
对于中国而言,与其纠结于是否购买这艘老旧航母,执着于让这座曾经的“巨兽”为我国海军效力,不如把更多资源投入到电磁弹射、核动力、舰载无人机等前沿领域。
对于中国的军事来说,是否购买这艘航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看清自身的定位。
我们已经不是那个需要靠购买二手装备追赶的国家,而是一个有能力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海洋强国。
一艘航母的锈蚀,俄罗斯海洋力量的衰落,其警示意义比它自身的军事价值还要高。
我们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千万要提防自身被卷入国际纷争,毕竟只有在和平的国度,才能有长远的进步。Kaiyun中国官方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