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福建舰成功电磁弹射歼-15T有何意义 中国航母技术的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军号网发布的人民军队宣传大片《攻坚》中首次公开了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歼-15T舰载机的实况画面。这一消息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质变。尽管画面中并未完整呈现弹射瞬间,但调度人员上甲板、直-9搜救直升机起飞、甲板清理及弹射电钮操作等细节已让军迷们兴奋不已。歼-15T的首次电磁弹射成功被视为中国航母战斗群迈向“全甲板攻击时代”的关键一步。

福建舰成功电磁弹射歼-15T有何意义 中国航母技术的重大突破(图1)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AAG)是中国航母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的标志性成果。此前,辽宁舰和山东舰采用的滑跃式起飞方式存在明显局限,导致舰载机载油量和武器挂载量受限,作战半径和火力投射能力大打折扣。而电磁弹射技术的引入彻底打破了这一瓶颈。根据央视《砺剑》栏目披露的数据,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舰载机的重量和任务需求精确调节弹射功率。例如,空警-600预警机(25吨级)与歼-15T重型舰载机(33吨级)均可实现满油满弹起飞。以歼-15T为例,其在电磁弹射器的助推下,可在2.8秒内完成加速至300公里/小时的起飞过程,最大起飞重量提升至32.5吨,载弹量达9吨。这一性能远超美国F/A-18E/F“超级大黄蜂”(最大载弹量8吨),作战半径也从800公里扩展至1500公里。

福建舰成功电磁弹射歼-15T有何意义 中国航母技术的重大突破(图2)

  更值得关注的是,电磁弹射系统的效率优势。相比传统蒸汽弹射,福建舰的AAG系统弹射效率提升30%,且弹射功率可动态分配。这意味着福建舰在短时间内可完成多架舰载机的连续弹射,大幅提升作战节奏。例如,在模拟对抗中,福建舰的舰载机出动率可达每分钟1架次,远超尼米兹级航母的0.5架次/分钟。

福建舰成功电磁弹射歼-15T有何意义 中国航母技术的重大突破(图3)

  歼-15T作为中国首款适配电磁弹射的重型舰载机,其改进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设计理念的革新。与早期歼-15滑跃型相比,歼-15T的机身结构、动力系统和航电设备均进行了深度优化。为适应高强度弹射,歼-15T的前起落架增粗30%,内部嵌入钛合金框架,机身复合材料蒙皮的耐疲劳寿命从4000小时提升至6000小时。新增的弹射挂钩结构通过多次测试验证,确保在高速弹射中仍能保持稳定性。此外,歼-15T换装国产涡扇-10B矢量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达14.5吨,推重比8.6。这一动力系统不仅提升了舰载机的加速性能,还为其提供了更强的超音速巡航能力(2.4马赫)。在模拟对抗中,歼-15T曾以1.6万米高空2.2马赫的速度拦截F/A-18E/F编队,敌方雷达告警器直到被锁定后8秒才发出警报,展现了其雷达探测距离的绝对优势。

  中国军号网发布了人民军队宣传大片《攻坚》,影片中半遮半掩地展示了航母“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的情景,包括歼-15T“飞鲨”舰载机的画面

  中国军号网发布了人民军队宣传大片《攻坚》,首次曝光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歼-15T舰载机的画面。影片中展示了航母“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的情景,包括调度人员上甲板、直-9搜救直升机起飞、航母甲板清理以及歼-15T“飞鲨”舰载机露脸等场景

  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已完成8轮海试。尽管种种迹象表明该舰很可能已通过固定翼舰载机的弹射放飞和阻拦着舰科目,但官方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不过,央视报道中提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可实现每昼夜270架次到300架次的弹射水平

  作为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在加紧进行海试。未来,福建舰正式入列服役后,将在我国航空母舰中发挥重要的作战效能。与常规航母相比,采用弹射起飞的航母优势显著。战斗机可以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直接提升了战机的作战能力

  一次性出动最多数量舰载机 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实力助攻“全甲板放飞”作为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从去年5月第一次海试到现在福建舰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相比传统滑跃式

  Kaiyun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在加紧海试,这是其第八次海试。去年12月第五次海试后,外媒分析称已经进行了舰载机起降测试,验证了福建舰电磁弹射器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