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养老“硅谷”在“大零号湾”悄然崛起

  在闵行“大零号湾”区域,一座占地1.3平方公里的养老科技产业园正悄然崛起。这里初步集聚了50余家养老科技企业,涵盖智能康复、适老化改造、远程医疗等领域,成为上海首个以“养老科技”命名的专业化产业园区。

  作为上海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创新实践,这座园区试图以科技破解养老“痛点”,加速养老科技成果从园区走向社区,让更多人能享受更加智能、温暖及便捷的晚年生活。

  用科技破解养老痛点,是首个养老“硅谷”的目标。园区运营方大零号湾集团相关负责人柏乐说,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分为“岁月长青·创新研发区”和“银发向阳·产业承载区”两大功能区。

  其中,创新研发区位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0.3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养老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品展示体验等功能。目前,这里已集聚了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交大未来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顶尖的创新功能平台。产业承载区位于吴泾莲花盛开产业带,规划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现已集聚博音听力、旻天研发中心等一批领军企业,将打造龙头引领、关联配套、专业分工、协作发展的养老科技产业集群。

  中进宏康作为第一批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之一,公司核心产品“纳米助浴舱”通过纳米水粒子技术,仅用一瓶500毫升纯净水,就可在15分钟内完成失能老人的全身清洁。“产品让老人在床上就能完成洗浴。”中进宏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庆飞说,“这里与上海交大闵行北校区仅一路之隔,集聚了一批顶尖创新功能平台,拥有企业所急需的科创‘源头活水’。同时园区周边又有丰富的社区资源,可为养老产业定向赋能。”

  上海叁联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瞄准了老年人出行痛点。在其展厅内,一款名为“轻质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设备,通过AI算法与传感器融合,可为下肢无力的老年人提供行走助力。“传统助行器只能支撑身体,而我们的产品能主动识别用户步态,提供30%以上的行走助力。”公司负责人王舒服演示,一位试用老人原本需搀扶才能挪步,在设备辅助下可独立完成跨步动作。

  安徽三联集团深耕智慧养老领域十多年,其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已占据国内高端养老机构市场份额的90%以上。“去年,大零号湾集团到安徽考察养老科技,说起这个产业园的规划,我们那时就有了意向。”王舒服说,产业园在养老科技政策、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布局,与三联拓展长三角市场的战略高度契合,最终促成子公司落地。

  “我们不是简单提供办公场地,而是要打造一个包含场景对接、数据闭环、商业转化在内的完整创新生态,助力企业完成从产品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全过程。”柏乐说。

  大学校区与产业园区“双轮驱动”的生态优势在叁联人科技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床椅一体化机器人”正是与高校团队合作的成果,其核心技术具有发明专利30余项,主导1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园区帮我们对接了上海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临床测试,还提供了专项政策和人才落户绿色通道。”王舒服表示,这些支持使企业研发投入节省了约30%。

  中进宏康的“纳米助浴舱”则受益于场景开放的红利,通过产业园对接资源,目前在莘庄养老院、君莲养老院等机构免费试点。“纳米助浴”项目也已在七宝镇、莘庄镇、华漕镇、古美路街道、江川路街道、浦锦街道等街镇的社区开展,累计服务800余人次,用户满意度达95%。

  为打造完整生态,产业园引入谷仓科技集团,成立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助力银发经济产业孵化与加速发展。“我们复制小米‘单品爆款’策略,用批量孵化生态链企业模式,打造养老产业生态圈。”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相关负责人说。 下转 3版(上接第1版)目前,谷仓已成功孵化30余个创新项目,覆盖便携式核磁共振设备、高精度毫米波应用、智能康复机器人、助行外骨骼等硬科技方向,同步突破纳米级白细胞检测、心脉差值法血压监测、常温厌氧中药冷萃等核心技术,同时推动20项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落地,加速科技成果向市场价值转化。

  除了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产业园还引入AgeClub养老服务平台,该平台目前举办了50多场300人以上规模的银发产业创新大会和供需对接会,形成了5500家银发企业供需对接数据库。“相信我们的入驻将推动产业园银发产业项目落地,促进银发经济发展。”AgeClub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4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77.62万人,银发经济蕴藏着巨大潜力。目前园区集聚一大批养老科技创新企业:数创医疗的“心电随身测”进入社区医院,攻克居家心电监测难题;博音听力在全国开设200家门店,骨导式助听器让老年人听得更清晰……

  科技产品的商业化之路充满挑战,比如叁联人科技的外骨骼机器人要走进居民家还有一段距离,“医用版需二类医疗器械认证,民用版则面临标准模糊、价格高昂的困境。”王舒服坦言,尽管产品已迭代至第四代,但年销售额仍停留在数百万元级别。

  “针对科技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我们正搭建平台助力破解。”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负责人表示,谷仓将搭建“不老汇”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政府资源、企业需求、养老机构场景及终端用户,依托谷仓孵化体系、供应链整合能力及商业落地经验,助力科学家专注核心技术研发,快速实现市场价值转化。

  智像医疗的创新实践即是一个案例。这个由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志勇、金成领衔的团队,通过独创的电磁干扰对消技术,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养老院、基层医院等场景的便携式磁共振设备。该项目已进入谷仓养老科技孵化器夏季共创营,获得全方位的商业化赋能。“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创新技术能够真正走进社区医疗和养老机构,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便捷的影像检查服务。”金成说。

  柏乐说,未来5到10年内将把养老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养老技术最先进、产品最丰富、企业最集聚、应用最广泛的产业高地,领航“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养老“硅谷”在“大零号湾”悄然崛起(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Kaiyun入口网址Kaiyun入口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