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福建舰刚传好消息美专家:中国可能造不出核航母关键技术落后

  

福建舰刚传好消息美专家:中国可能造不出核航母关键技术落后(图1)

  福建舰再次成为话题焦点!这次带来的却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25年3月,福建舰在其第七次海试中成功通过电磁弹射系统将歼-35战斗机弹射起飞,并顺利回收。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方面已实现了显著进展,福建舰的战斗力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就在全国人民为福建舰的成果欢欣鼓舞之际,一位美国专家却冷水泼得令人不快。这位专家是安德鲁·莱瑟姆,美国国防优先项目的非常驻研究员,他在《1945》网站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中国制造核动力航母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挑战,关键技术距离成熟仍然相差甚远。

  先来看看福建舰的表现。福建舰是中国海军的第三艘航母,也是第一艘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现代化航母。与辽宁舰和山东舰不同,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了8万吨,甲板面积更为广阔,可以容纳更多的舰载机。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便是它搭载了电磁弹射系统,这使得飞机能够更加迅速、灵活地起飞,不仅能够弹射战斗机,连固定翼预警机如空警-600也能顺利起飞。此次海试中,歼-35隐身战斗机的成功起降,不仅证明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成熟可靠,也预示着福建舰的正式服役即将到来。

  然而,莱瑟姆对此却持怀疑态度。他在文章中指出,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要远比常规航母复杂得多,特别是在核动力水面舰艇方面,中国仍然缺乏经验。虽然中国在核潜艇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其在降噪、反应堆安全以及运行可靠性方面仍有差距。莱瑟姆认为,若中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想要制造一艘像美国“福特”号那样的核航母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具体来说,核动力航母的建设需要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核反应堆,它能持续稳定地提供动力,支持航母长时间在海上活动。而且,航母的核动力系统需要与舰艇的电力供应和推进系统紧密配合,这一技术要求极高。尽管中国在核潜艇上已有一定经验,但航母的设计和运行要求远比潜艇复杂,不能简单照搬过去的技术。如果中国硬着头皮制造核航母,即便成功,也未必能够与美国的“福特”号抗衡。

  对此,中国方面却有不同看法。军事专家张军社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搭建了一套完整的航母和核潜艇建造体系,许多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例如,094A型战略核潜艇的噪音控制已经与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潜艇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这表明中国的核技术并非不堪一击。另外,有消息透露,中国在江南造船厂正在建造第四艘航母(004型),很可能会使用核动力。从卫星图像来看,造船厂内正在组装一些较大尺寸的模块,专家推测这正是核航母的船体。预计这艘航母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下水。

  从战略角度来看,核动力航母对中国至关重要。虽然常规航母可以进行远洋作战,但其续航和作战能力仍然有限,而核动力航母可以在海上持续待更长时间,不需要频繁补给。这对于保障中国的海上通道和维护海外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核航母能够携带更多的武器和装备,提升其作战效能。例如,美国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其核动力使其能够搭载更多的飞机和弹药,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拥有核航母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也将得到提升。

  当然,核航母的建造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核反应堆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中国在核潜艇领域有一定经验,但核航母的反应堆要求功率更大,技术难度更高。其次,核航母的建造费用极其高昂,不仅是硬件成本,人员的培训和后期维护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此外,核泄漏等安全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重大风险。因此,中国必须确保技术的成熟,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核航母的建造。

  回顾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进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2012年,辽宁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航母时代的起步;2019年,山东舰的入列证明了中国具备了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2022年,福建舰的下水以及电磁弹射系统的应用,使得中国的航母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福建舰即将正式服役,而第四艘航母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核动力航母或许正是下一个目标。

  福建舰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凭借电磁弹射系统,福建舰能够起飞包括歼-35和空警-600在内的重型舰载机,极大地提升了其空中打击和预警能力。而且,福建舰搭载了先进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挑战。在西太平洋地区,福建舰的亮相必将改变军事平衡,Kaiyun官网登录中国在与美国的对抗中也将更具底气。

  周边国家的反应也不容忽视。日本计划将“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改装成轻型航母,搭载F-35B战机;印度则正在建造“维克兰特”号,并有意发展核航母。随着亚太地区海军竞赛的日益激烈,中国的航母计划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是其最大亮点。与传统的蒸汽弹射相比,电磁弹射更加精准,飞机的磨损也更小,效率更高。虽然美国“福特”级航母率先采用了电磁弹射技术,但初期问题颇多,而中国能够在这一领域迅速取得突破,说明其电磁弹射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具备了实战应用的能力。

  航母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舰本身,还需要强大的舰载机作支撑。目前,中国的主力舰载机是歼-15,但随着福建舰的服役,歼-35隐身战斗机有望担当主力。这款战斗机拥有隐身设计和先进的航电系统,能够执行更加复杂的任务。此外,中国还在研发舰载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无人机,未来的中国航母将拥有更全面的空中作战能力。

  航母的建造成本极为庞大,要求国家有强大的工业和科技支撑。美国“福特”级航母单艘造价就超过130亿美元,后期的维护费用也不低。中国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多建几艘航母仍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航母的建造周期较长,往往需要数年才能完成,这对国家的规划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总体来看,中国海军的崛起势不可挡。随着航母编队的不断壮大,全球海军大国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部署。航母作为未来海战的主力武器,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将对国际安全形势产生深远影响。无论美国专家如何质疑,中国造核航母的脚步不会停滞,成功与否,还需时间和技术的积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