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4条电磁弹射排水11万吨?印媒称新航母雏形是核动力

  Kaiyun官网登录

4条电磁弹射排水11万吨?印媒称新航母雏形是核动力(图1)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兰凯蒂上将今年五月向国会坦言:“中国第四艘航母的技术路线让我们重新评估优势窗口期。” 这句意味深长的声明,直指正在悄然改变中美航母竞争格局的中国航母004型。 各种迹象表明,这艘巨舰或将拥有颠覆性的技术,直接挑战美国海军长期以来的霸权地位。

  2024年,中国船舶集团年度报告显示,江南造船厂2023年启用的第四号船坞(长550米,宽80米)正用于“国家重点舰艇项目”建造,其进度与004型航母的时间节点高度吻合。 与此同时,2024年中国特种钢材企业财报显示,高屈服强度钢(≥785MPa)销量同比增长300%,其中超宽幅钢板(5.5米×40米)订单主要流向江南造船厂——这正是航母飞行甲板的关键材料。 这些工业链条上的变动,为004型航母的建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即使官方尚未公开证实其具体参数。

  据印度《欧亚时报》等多家外媒报道,004型航母的设计方案已初具雏形:排水量高达11万吨,采用核动力系统,并配备四条电磁弹射器。 若消息属实,其规模将与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持平,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实现超越。 网络上流传的想象图显示,004型航母拥有与美式航母相似的平直甲板布局,舰岛尺寸进一步缩小,甲板上清晰可见四条弹射轨道痕迹。 如此庞大的吨位(远超辽宁舰的6万吨、山东舰的6.5万吨和福建舰的8万余吨),意味着更大的机库容量和甲板作业面积,可搭载超过70架舰载机,包括新一代隐身战机歼-35和空警-600预警机。

  004型航母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亮点无疑是其电磁弹射系统。 四条电磁弹射轨道,比福建舰的三条和福特级的四条更加密集,暗示着更高的飞机起降效率。 中国采用的中压直流供电、超级电容储能方案,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0%以上,显著高于美国福特级采用的交流电、飞轮储能系统(效率不足30%且故障频发,美海军报告显示福特号服役初期电磁弹射故障率高达1/400次,2024年仍需每日检修4小时)。 福建舰的建造过程也印证了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熟和可靠性:该舰最初设计采用蒸汽弹射,后因电磁弹射技术突破而紧急更改方案,甲板上至今仍留有蒸汽弹射器槽位的痕迹。 甚至2024年下水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也搭载了电磁弹射器,表明该技术已实现多平台应用。

  核动力系统是004型航母最大的悬念,也是其能否真正超越福特级航母的关键。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截至2024年底,运行核电机组57台,总装机容量达5976万千瓦,年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均居全球前三。 更重要的是,2023年12月,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运。 其采用氦气冷却、耐高温燃料球设计,理论上具备“固有安全性”,比传统压水堆更适合舰用环境,并可显著延长换料周期,提升航母的部署效率。 虽然军用核反应堆的工程难度远超民用堆,但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在2024年报告中也承认,中国在舰用核反应堆小型化方面可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军事论坛推测,004型航母可能采用双堆设计,每台反应堆功率达到200MW级,参考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K15反应堆(单堆功率150MW)和俄罗斯22220型破冰船的RITM-200反应堆(单堆功率175MW),以及中国玲珑一号小型堆(ACP100,单台功率125MW)的军用衍生型号。

  配套设施的升级也同步进行。 卫星图像显示,青岛某基地新建的舾装码头长度达450米,比福建舰停靠的码头长100米,被外界推测为004型航母的专属泊位。 在舰载机方面,歼-35隐身战机已于2024年进入量产阶段,空警-600预警机完成了电磁弹射测试,新型舰载无人机攻击-11也在试飞中。

  中国在造船工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也为004型航母的建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2024年数据,中国造船产能占全球份额的48%,是美国的230倍。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仅一个船坞的年产能就达80万吨,超过美国所有军用船厂的总和。 技术细节的比拼同样激烈:中国超级电容器可在45秒内充满电量,支持每分钟弹射一架战机,而美国福特级的飞轮储能系统充电周期为90秒,持续出动能力受到限制。

  004型航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海军实力的显著提升,更预示着未来中美航母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复杂。 美国海军需要认真对待这一挑战,重新评估其在航母领域的战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