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曾公开全球最差的7航母:辽宁舰上榜福建舰和山东舰呢?
今天咱们来聊聊2018年,美媒搞的那个“全球最差航母排行榜”,看完之后,真是让人又哭又笑。辽宁舰竟然被排在了榜首,自家的福特号也在其中,甚至连泰国那艘被戏称为“码头观光舰”的航母都被拿出来调侃。这个榜单到底是技术评估,还是美媒的“酸葡萄文学”呢?
当辽宁舰首次上榜时,美媒的热议真是闹腾非凡,他们说它“动力落后”“技术老旧”,甚至连蒸汽轮机启动需要48小时这件事都被拿来说事。但他们显然忘了提,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买回来时它不过是个锈迹斑斑的空壳。我们的工程师费劲心思,把它从废铁堆里捞出来,经过十年的努力,最终把它改造成了一艘具备作战能力的航母!至于蒸汽轮机启动慢,那不过是“冷启动”的问题——就像冬天汽车发动机冷车起步一样。要真是打仗,通常保持“暖机”状态,1小时就能出港。而且核动力航母即便是暖启动也得4小时,我们的速度可不输美国的航母。至于美媒提到的“锅炉爆炸”一事,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其实只是蒸汽泄漏,稍加修理便可继续使用。俄罗斯的专家都看不下去了:“我们库兹涅佐夫号每天都摔飞机,怎么没见你们这么激动?”
辽宁舰的定位本来就是“练兵场”,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它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舰载机飞行员和指挥官。美媒非得拿它和排水量达到八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做比较,这岂不是找打?这就像拿五菱宏光和兰博基尼比百公里加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五菱宏光“动力不足”,难道这合适吗?
再说说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美媒调侃它“冒黑烟,像个流动的烧烤摊”。2016年叙利亚行动时,卫星拍到它的烟囱冒黑烟,顿时成了国际笑话。然而他们却没有提到,库兹涅佐夫号的锅炉是苏联时代留下的老古董,维护费用连锅炉的燃料都不够。相比之下,我们在辽宁舰的改造过程中,直接换了新的锅炉,使用重油的排放更加清洁。而更令人遗憾的是,俄罗斯现在连航母的维护费用都无法承担,航母几乎常年停泊。美媒却反复拿这个当做“黑料”,简直是在鞭尸。
如果将辽宁舰的冷启动优化、实战演练和人才培养与库兹涅佐夫号相比,哪个更有优势呢?美媒这波操作,不得不说,真是“笑话一出,五十步笑百步”。
接下来是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美媒称它是“全球最闲的码头吉祥物”,排水量不过一万多吨,最多能携带15架飞机,其中有6架还是过时的鹞式垂直起降机。泰国海军连基本的养护都做不起,干脆就将航母停在码头当做景点,游客拍照收费的频率甚至比它出海的频率还高。美媒的潜台词是什么?“看看,辽宁舰也不过和这破船一样不行!”可是辽宁舰可不一样,它能在西太平洋执行远程任务,而泰国的这艘航母连出海都得看天气。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媒还将澳大利亚的两栖攻击舰也塞进了这个榜单,声称它“不像航母”。这艘舰能起降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机,但由于载机量太少,速度慢,抗打击能力差,打仗时可能连一枚导弹都挡不住。与之对比,我们的山东舰和福建舰则完全是“真航母”,它们的载机量翻倍,采用了电磁弹射,战斗力完全超越全球其他航母。美媒的这番逻辑,简直是用鸡腿的标准来评价馒头——无论如何都能挑出刺儿来。
说到航母技术,美媒最尴尬的要数自家的福特号了。这艘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美媒曾称它为“吞金巨兽”,并表示它的电磁弹射系统经常出故障,每修一次就需要耗费三艘中国055驱逐舰的建造费用。美国人自己都忍不住吐槽:“这玩意儿的维护费比养一艘航母还贵!”然而,美媒却坚持认为:“技术探索的阵痛不等于失败!”换句话说,他们的逻辑是:“自家的孩子虽然丑,但别人家的更丑。”
更讽刺的是,美媒完全忽略了福建舰和山东舰的存在。福建舰在2024年成功进行了海试,凭借全球唯一的电磁弹射技术,直接让美日感到压力山大。它拥有八万吨的排水量,搭载了歼-35隐身舰载机和空警-600预警机,战力得到显著提升。而山东舰的国产化率超过90%,舰岛设计更紧凑,甚至连美军的侦察机都拍摄得手忙脚乱。美媒对这些亮眼成就选择性“失明”,实在让人感叹他们的“装瞎”技术。
总的来说,美媒的这份航母排行榜充满了双重标准、政治算计和技术误判。辽宁舰是“探路者”,山东舰是“工业脊梁”,福建舰是“未来之王”。美媒越是黑,越能证明中国海军的强大。下次再做榜单时,建议他们加一个“最具潜力奖”,颁给自己,因为“酸葡萄”本身也是一种“特色”。你觉得美媒这一波操作,是在打压中国海军,还是单纯想为自家的福特号寻找借口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