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电磁弹射首秀外媒看了为何直呼“不讲武德”?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测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技术突破。可以如此形象地说,中国的航母在技术发展上已经从滑跃甲板飞跃到了电磁弹射技术,省略了传统的蒸汽弹射阶段,就好比手机行业的革命——从功能机直接进化到全面屏时代。这一大胆而迅速的技术跳跃,让人不禁对中国海军的未来充满期待。
对于电磁弹射技术的重要性,简单来说,它极大地提升了舰载机的作战能力,使其能够以满油和满载弹药的状态起飞,这一举动显著扩展了作战半径,直接增加了200公里的覆盖范围。目前,福建舰能够使用电磁弹射升空的不仅有歼-15T,还加入了隐身舰载机歼-35,结合空警-600预警机,这一组合的整体战斗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辽宁舰时代的配置。
令人堪忧的是,福建舰的这一系统在能耗上降低了30%,并且维护周期也缩短了一半。这意味着,在提升火力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燃料成本。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海军在福特号上投入的多年努力,似乎要逊色不少。福特号经过十年挣扎才终于服役,但到2022年它才勉强形成初步战斗力,而电磁弹射的故障率至今仍未完全解决。
福建舰自2022年下水以来,迄今已经完成了第八次海试,如今更是布局实弹测试,这种迅速的进展让美国五角大楼感到压力。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055型驱逐舰配合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进行护航,这样的一体化作战方案是现有美军伯克级驱逐舰难以抵挡的。
在舰载机方面,歼-35的雷达反射面积比F-35C减少了30%,配合射程200公里的霹雳-15导弹,空战时的优势可谓显著,预计空战交换比可能达到1:3。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的六代机计划现在也面临预算削减的窘境,随着NGAD项目的推进,反而可能在我方六代舰载机上舰之前就已陷入了困境。这便是后发优势的可怕之处:我避开了你曾踩过的坑,节省下来的资金用来发展新装备。
然而,大家不要以为中国只是在简单地复制美国的模式。我们采用的是航母和反舰弹道导弹的结合策略——东风-26的射程已覆盖关岛,而福建舰则前出至西太平洋,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战略威慑,直接挑战美军的“无敌论”。
现如今,连智库兰德公司都开始承认,第二岛链内的海洋霸权规则正在经历重大的变革。日本加速采购战斧导弹,印度则在加快自有航母的建造步伐,这些动向都是受到福建舰成功的刺激,可以说是一种连锁反应。
展望未来五年,真正的精彩将会接踵而至。根据造船厂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30年前,中国可能拥有三艘电磁弹射航母,结合已经下水的八艘055型驱逐舰,这样的阵势在亚太地区将形成令人瞩目的局部优势。美国海军现在最深感棘手的并非是数量上的差距,而是技术代际之间的差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缩小——他们的福特级二号舰仍在调试阶段,而我们的核动力航母设计图或已悄然完成。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成功,始终只是整体军工进步的开端。它背后蕴含着一套全面的军工体系升级,包括从特种钢材的研制到综合电力系统的创新,再到相控阵雷达和舰载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中国海军正在实施一系列综合先进策略,推动其在海洋领域的全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