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首次运用无人机带电安装大档距间隔棒
恩施晚报讯(全媒体记者向利雄 通讯员林红)“导线日,在宣恩县沙道沟镇茶园村一处山谷上空,随着最后一根间隔棒精准安装到位,国网宣恩县供电公司首次运用无人机完成10千伏线路带电安装间隔棒作业,开创高效率、高精准、用户“零感知”智慧化电网运维模式,提升了农村电网运营的可靠性。
此次作业采用“一操作机+两观察机”协同作业模式。3架多旋翼无人机在60米高空协同配合,用时30分钟完成10千伏洪雪线处防舞动相间间隔棒的带电安装,未影响沿线余户居民正常用电。
“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服务模式的重要创新。”国网宣恩县供电公司安全督查专责人员卢春阶表示,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公司在无人机智慧运维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电力保障更加可靠。
传统人工安装方式需停电作业,在山区安装存在效率低、风险高等问题。此次采用特种无人机搭载高精度吊装系统和智能定位模块,可克服强电磁场干扰和复杂气流影响,在带电状态下精准完成安装作业。特别是在该地300米大档距、横跨峡谷的复杂环境下,展现了出色的适应性。
“以往此类作业要协调停电、组织人力,需耗时1天。”国网宣恩县供电公司配电部分管负责人王洲介绍,“现在通过无人机作业,不仅将施工时间缩短到半小时,还避免了停电,实现了真正的零感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