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中: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每一次出现重大科技原创成果,人类的行为模式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1776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面世;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一词,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为我们所熟知。
“十四五”时期,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数字社会转变,数字全球化快速发展,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世界秩序重构的阶段。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人类社会进入第二次质变的突变期。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同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第一次质变发生在1776年前后,当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社会运行的经济规律、政治规律等都有质的不同。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面临质变突破的关键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丰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正在相互交融、相互赋能,推动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认知科学的发展开拓人类思维边界,带动思维方式的革新。一方面,人类的思辨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技术范式发生革命性变革,同时科学范式、社会范式、经济范式等也都在改变。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生态正在发生根本变化。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我们要注意这一重大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以科学范式革命为例,如果不会使用人工智能,则必将被时代淘汰。从产业领域看,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当前,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快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我们要继续探索,领导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法律,调整宏观政策,维护国家数字主权。
推动世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我们要有“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历史担当;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最终实现共荣共生。我们要建设和合融通的世界,增加国际公共产品,做大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