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装备已超越美国但存在一个严重缺点
2022年11月,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在多个武器领域的性能已经超越美国。比如歼-20隐身战机、运-20大型运输机以及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等,这些先进装备的问世,让美军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军事力量。然而,卡申也指出了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缺乏实战检验。自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以来,中国军队就未经历过大规模的实战,这让一些专家对其作战经验产生了疑问。那么,中国军工如何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又有多严重?
首先,技术上的突破是中国军工发展的一大亮点。歼-20隐身战机自2017年服役以来,已迅速扩充至150架以上。这个数字放眼全球,足以彻底改变空中力量格局,重塑地区防空力量。特别是歼-20的生产速度和技术升级,令世界震惊。当美国的F-35还在为预算超支和软件问题焦头烂额时,歼-20已经成功换装国产涡扇-10发动机,走上了持续创新的道路,俄罗斯的苏-57战机都远远无法与之比肩。再看运-20大型运输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吨,航程可达7800公里。卡申特别指出,中国版的运-20比美国的C-17成本更低,生产效率也更高。过去,中国的战略投送几乎依赖进口,然而如今,运-20已经成为关键任务的主力承载者,承担了大量的维和任务和应急响应工作。对于那些驻守在偏远哨所的战士而言,运-20提供的及时物资补给无疑是心头的一份安慰。
更让人瞩目的是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其速度可达5至10马赫,弹头在大气层中能够灵活变轨,现有的反导系统几乎无力拦截。这种新型导弹的出现,给全球防空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无人机技术也是中国军工的亮点之一。从飞鸿-901单兵携带式巡飞弹到彩虹系列、翼龙系列,再到重型战略无人机,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无人机的主要发展方向。这种系统化的完整布局,甚至让美军不得不加以重视。在珠海航展上,翼龙-3和彩虹-7等新型无人机的亮相,令卡申感到震撼,其载弹量和武器种类的多样化,赋予了这些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巨大潜力。
然而,卡申也指出,尽管中国军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展,实战经验的缺乏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自中越边境冲突以来,中国军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这使得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军队缺乏足够的实战检验,无法充分展示其技术的真正实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实战经验是否真的能够决定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呢?
我们可以从俄罗斯和美国的实战表现中找到答案。俄罗斯军队经历了车臣战争、克里米亚事件和叙利亚战争,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在乌克兰战场上却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这充分说明了“实战经验”的质量远比数量更为重要。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虽然验证了信息化作战的威力,但随后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基本上都是以“低水平对手”为目标。这些实战经历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显然意义不大。毕竟,未来的对手将是更具挑战性的高水准力量,而传统的战术和经验可能会在面对新型作战方式时显得力不从心。
现代战争的形态正在迅速变化,人工智能、无人机、电磁战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正在使战争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实战经验,在面对这些高科技武器时可能会显得不足。因此,中国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军工的先进技术,已经不单纯是“纸上谈兵”,而是经过实践证明其有效性。歼-20的隐身性能、东风系列导弹的机动性、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这些都代表了中国军工在相关领域的长期积累和技术领先。
虽然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未能提供过多的实战经验,但中国也并非坐视不管,而是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弥补这一不足。例如,在台海、南海等区域进行高强度的军事演习,模拟复杂的电磁环境和多维度的攻击情境,锻炼海空协同和快速反应能力。此外,朱日和训练基地也被誉为全军的“炼狱”,在这里,极限条件下的对抗训练帮助中国军队在战术上迅速提升。
中国的武器装备也已经在多个海外任务中得到实战验证。比如,歼-10CE在海外首战中成功击落了六架敌机,包括三架法国“阵风”战斗机,翼龙和云影系列无人机也在中东地区的维和行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海外战例,提供了不同地形和作战环境下的实战反馈,帮助中国不断改进武器系统和战术。
在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中,中俄双方通过联合演习、情报共享等方式,也加速了技术交流和战术提升。2023年中俄海军的反潜演练显示了舰艇协同作战水平的提高。通过这些多渠道的经验积累,中国军工正逐步缩小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差距。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军工的发展路径独具特色。相比美俄的传统模式,中国更多的是依靠技术突破和经验积累并行发展。随着资金的进一步投入和技术积累的加速,中国军工将持续走在世界前列。当技术与经验充分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将超过许多人的想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在现代战争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终,真正的强者未必要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来证明自己,技术与经验的结合将是中国未来军事实力的最大优势。